——《閉環思維》讀后感
我們所提到的閉環思維是指在一定的基礎上對他人發起的活動或者工作無論我們完成的程度如何,都要在要求的時間內及時、認真的反饋給發起人,包括結果、問題、原因及與工作相關的種種必要事項。
從本質上來講,閉環思維強調的不僅僅是責任心,它強調了我們在工作中的團隊配合精神和對同事關系的敏感性。不僅要求團隊成員完成工作本身,還需要照顧到與此相關的每一個人,考慮他們的感受,尊重和滿足他們的合理訴求,并在結束時給對方一個答復,和整個團隊一起實現工作的閉環。
2021年,由于化工等原輔材料價格暴漲,堆高的成本使企業經營效益大幅下滑。為此,我們積極落實“整設備、優工藝、穩質量、降成本”工作措施,在生產中我和熱磨操作工一起優化纖維形態,增加了纖維交織力、調整纖維含水率使板胚強度增加;在熱壓工段與操作工一起將板芯層比做高,讓我們的板內結合強度大大提高;然后在保證強度符合工藝要求的前提下共同努力把施膠量大大降下來。如:P2SB規格(720密度)143kg/m3,18P2ZBLX規格最低時段降到了190kg/m3以下,綜合膠耗下降了20-30kg/m3,大大節約了成本。在干部會上,王總對我們的降成本措施給予充分的肯定,我們是深受鼓舞。這就是閉環思維中決策力、執行力、解決力的完美組合。
強調閉環思維,可以提高管理中的任務程度,貫徹閉環思維,可以優化管理的效率。因為如果上司發起了一件事,下屬不管做的如何,都會最后反饋到發起者,上司能及時準確地知道工作進程和結果,不需要事事催問。比如有一個好的項目或任務,由于員工的理解和想法與管理者有沖突,執行力不夠,工作成效肯定也不好。
2021年的一個晚班,在接班時出現了板底右側黑斑,當時從鋪裝箱到縱鋸出口都檢查了未見哪里刮到板胚底部及纖維堆積,后來觀察到板胚從成型帶進入噴蒸時,發現過濾縫隙中有大量纖維掉落,再仔細觀察纖維過細,上班交班前試砂小板上標定堆積密度56,我們班成型電腦顯示堆積密度54,果斷要求熱磨操作工降低堆積密度,當降到50堆積密度時,試砂板的黑斑就很淡了,再次要求熱磨把堆積密度降到45-48之間,當時操作工有所不理解,我把造成板胚強度不夠的因素及造成的后果分析給操作工聽,操作工聽完還是接受而且及時調整,我并把含水率設定提高了0.3。等這時段板試砂出來后未再見板底黑斑。
我在工作中發現備料剝皮機出料鏈條減速機經常斷輸出軸。減速機換了一臺又一臺沒有找到實際原因。有的說兩個鏈輪不在一個平面,也有的說減速機鏈輪太大,還有說減速機地腳不穩,反正各種說法。后來我觀察出料鏈條啟動那一刻有巨大的像爆炸一樣的聲音,而且該鏈條組由于要頻繁啟動停止,由于該鏈條重達十噸左右,從靜止狀態直接啟動全速運行最多1-2秒,簡直就是汽車時間加速到100公里/小時。這么大的扭力減速機輸出軸怎么會不斷。我就想如果把1-2秒工頻直接啟動加速改成0赫茲到50赫茲之間用變頻器20秒左右完成啟動,應該會大大降低輸出軸負荷。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領導,他也覺得有道理,然后他安排人員加裝變頻器,把啟動時間延長至20秒左右,再啟動剝皮鼓出料鏈條時,看見鏈條慢慢動起來,未聽到巨大聲音,我確定這個“頑疾”解決了。一直到現在該鏈條減速機未再出現減速機輸出軸斷裂現象,為公司節約了一大筆材料費用。
閉環思維即職場閉環管理,也就是平時說到的工作報告制度;即: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讓事情簡單高效,做一個靠譜的人——這就是閉環思維精神所在。具備閉環思維的高手,既要有參與者的責任心,又要有團隊協作能力,還要有人際關系的靈活性。所謂人靠譜,就是能閉環。
一車間 張云春